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(要人教版的)
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知识点如下:祖国的远古居民 描述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,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类的奥秘。原始的农耕生活 农耕智慧:介绍了原始的农耕生活,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一步,人类开始与自然和谐共处,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。
经济上:统一货币,统一度量衡; 文化上:统一文字;思想上:焚书坑儒;政治上:建立中央集权统治。 50、 为了安定北边,维护国家的统一,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。 5 秦始皇兴建灵渠,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。 5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,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。
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:文字与书写载体 甲骨文:商代刻在龟甲、兽骨上的文字,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。 金文:流行于商周时期,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。 大篆:出现在西周晚期,是古文字的一种。
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P2元谋人---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时间: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:云南元谋北京人时间:距今约70―20万年 地点:北京周口店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,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七上历史提纲 ——必背部分 远古居民 元谋人:云南 170万年——我国最早 北京人:北京 70—20万年 打制石器、天然火 半坡人:陕西 粟(黄河流域)——世界最早 河姆渡人:浙江 稻(长江流域)传说时代 人文始祖 炎、黄二部族走向联合,华夏族的主体。
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 各知识点梳理: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:相对固定的区域、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、某些共同的看法、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。
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?
1、姓陈的历史名人有:陈胜、陈友谅、陈胡公、陈霸先、陈子昂等。陈胜秦末汉初,陈胜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大旗,他本人也被司马迁视作王侯,被列入了世家的名单之中。陈友谅陈友谅,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。湖北沔阳人。出身渔家,曾为县吏。参加徐寿辉红巾军,以功升元帅。
2、陈王廷(1600-1680)字奏庭,河南温县陈家沟人,根据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,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,创造太极拳的是明末的陈王廷。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,其父名抚民,祖名思贵,均好拳习武,《陈氏家谱》说王廷又名奏廷,明末武庠生,清初文庠生。在山东称名手……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。
3、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: 陈胜:陈胜(?—前208),字涉,秦末阳城(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,一说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)人,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。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(今安徽宿州西南)率众起兵,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;不久后在陈郡称王,建立张楚政权。
郑姓是怎么起源的?
郑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期的姬姓,郑桓公被视为郑姓的始祖。在郑国灭亡后,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并让后世子孙不忘本,许多原郑国百姓纷纷改姓为郑。 根据史料记载,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地,建立了郑国。姬友的谥号是桓公,即郑桓公。郑桓公之后,郑武公迁都新郑,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。
郑姓起源于周宣王时期,封其弟友于槿林,建立郑国。以下是关于郑姓起源的详细解郑国的建立:据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记载,周宣王将其弟弟友封于槿林,建立了郑国,友即郑桓公。这是郑姓的最早起源。
郑姓起源:郑氏起源于姬姓,周厉王的幼子友是宣王的弟弟。宣王二十三年,封友于郑地,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,于是有了郑姓。唐代,吕才根据五音定姓氏,配合五行,发现郑姓与叶音相近。 荥阳郡的起源:友的封地位于荥阳宛陵西南,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府郑州。
郑姓的祖先是周朝的郑桓公。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子姓、姜姓、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。郑姓的来源很简单,也来源于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古代中国第一世祖是有封国的,往往这个姓也就是他们祖先的封国名。
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?
曹操(155年-220年3月15日),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曹操生平:曹操(155-220):即魏武帝。三国时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市)人。 初举孝廉,任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。
曹操(155年-220年3月15日),本名吉利,字孟德,小名阿瞒,豫州刺史部谯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奠定了曹魏政权。
曹操朝代:魏晋。魏武帝曹操(155年—220年3月15日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东汉末年权相,太尉曹嵩之子,曹魏的奠基者。曹操少年机警,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。
曹操的主要事迹及文学事迹
智激袁绍 年轻时,曹操与袁绍曾一同以游侠自居。一次,他们受邀参加婚礼,却趁机潜入新人家园,深夜中大喊捉贼,趁乱抢夺新娘。在逃跑途中,袁绍被困荆棘丛中,曹操为摆脱困境,假装捉到贼人,使袁绍惊慌中自行逃脱,两人最终安全撤离。 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行军途中,遭遇干旱,水源稀缺,士兵们口渴难耐。
曹操主要事迹:曹操献刀——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,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,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,不料却被发现,曹操随机应变,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。随后,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,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。割发代袍——曹操骑马正在走路,忽然一只鸟儿,惊吓了他的马。
曹操的主要事迹包括以下几点:曹操献刀:曹操早年跟随王允,为了除掉董卓,王允与曹操商议,由曹操借进献七星宝刀的名义行刺董卓。结果在拔刀时被董卓发现,曹操遂将七星宝刀献给董卓,并趁其不注意逃走。官渡之战:曹操与袁绍争夺河北地区而发生的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。
曹操献刀——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,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,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,不料却被发现,曹操随机应变,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。随后,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,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。
曹操的一生比较传奇,事迹也很多,主要有:曹操献刀。曹操早年跟随王允,王允对汉室很忠心,为了除掉董卓,王允与曹操商议,由曹操借进献七星宝刀的名义,行刺董卓,结果在曹操拔刀时被董卓发现,曹操遂将七星宝刀献给董卓,并趁其不注意逃得性命。官渡之战。
曹操生平事迹简介如下:早年经历:曹操生于公元155年,卒于公元220年,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国谯县人。他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,因父曹嵩乃中常侍曹腾之养子,故改姓曹。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,早年举孝廉踏入仕途。
是谁领到了黄巾起义
张角(?——184),钜鹿(今河北宁晋)人,黄巾起义军首领,太平道创始人,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,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,对民间医术 、巫术也很熟悉。建宁年间(168---172),他带着两个弟弟,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翼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。
端午“插艾草”的来历 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。至唐黄巾起义时,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,时值端午。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:“黄巢隔山摇刀,人头落地!”动员民众逃离家园,是为走黄巢。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,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。
至唐黄巾起义时,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,时值端午。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:“黄巢隔山摇刀,人头落地!”动员民众逃离家园,是为走黄巢。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,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。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,男人都外出了,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,一小孩为亲生,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。
黄巢是唐朝的很有天分的人 但是没有考试成功 ◆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唐朝末期,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,攻打浑城。围城三天攻不下来,黄巢气坏了,指着城楼大骂,扬言攻破城池,定杀个鸡犬不留。
黄巾起义爆发,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。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,外戚、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,永汉元年(189年),董卓控制了朝廷,初平三年(192年),董卓被吕布所杀,李傕、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。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,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。
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,组成了一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,但屡被曹操击败,被迫辗转投靠,没有自己固定地盘。为发展自己势力,到处访寻人材。他“三顾茅庐”,请诸葛亮出山辅佐。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,并提出了对策,这就是有名的“隆中对”。